3月7日上午,建科大讲堂第59期学术报告会在逸夫楼419报告厅举行。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朱颖心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作题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教34年心得分享》的专题报告,学院7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院长李安桂教授主持。

朱颖心结合三十余年教学科研经验,系统阐述本科教学改革方向,强调应以工程实践为导向构建动态教学反馈机制,推动专业可持续发展;在科研领域,她提出“需求导向、学科交叉、技术转化”的方法论,倡导围绕国家“双碳”战略深化多学科协同攻关;针对人才培养,朱颖心提出“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强调需融合专业交叉知识体系、创新实践能力与家国情怀培养。
互动环节,朱老师与师生就青年教师成长、科研团队建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会后,朱颖心教授参观了教育部低碳建筑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重点调研附壁通风技术、灾变环境空气安全保障等创新成果,对实验室在地下空间环境保障领域研究进展给予高度评价,并与科研团队就学科前沿问题交换意见。
个人简介:
朱颖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土木类教指委副主任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致力于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人体热舒适研究,主持国家“十一五”至“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并牵头国际能源署合作项目IEA-EBC Annex69,推动低碳建筑技术发展。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奖等多项荣誉,2020年获暖通空调领域最高荣誉“吴元炜奖”。其主编国家级教材《建筑环境学》,创建三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并主导多项国家绿色建筑标准制定,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育改革作出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