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深入推进、高等教育聚焦内涵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为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促进学科交叉融合,2018年9月,学校整合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原隶属于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原隶属于信息控制与工程学院),正式组建成立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现设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储能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其中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于2019年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住建部高等教育五轮专业评估(西北地区高校唯一);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同期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23年新设并招收首批本科生。截至2025年9月,学院共有在校生1635人,其中本科生1149人,硕士研究生384人,博士研究生102人,形成了“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梯队

学院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互补,积极探索“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及“能源动力”等学科间的深度交叉融合创新。现拥有“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及省级重点学科,“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和智能建筑二级学术学位硕士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术学位硕士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88人,其中专职教师67人,副高及以上职称3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和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分别占比92.5%和65.7%,师资队伍中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青年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省部级以上人才/荣誉获得者近50人次。

学院始终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建立了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构建“建科信、智、礼、义”“全方位”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体系和贯穿教育“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体系,不断提升育人成效。近年来,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全国建筑智能化实验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级新工科建设项目等本科教育教学成果,斩获全国第十八届“挑战杯”特等奖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荣获国家级优秀志愿者、全国百强实践团队、全国优秀调研报告、陕西省标杆党支部、陕西社会实践标兵团队、陕西希望工程特别贡献奖等多项省级以上奖励和荣誉,尤其是“赴西北典型地区调研太阳能利用实践团”获评全国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并获团中央表彰,充分展现了建科风采并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长期以来,各学科专业聚焦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等重大战略目标展开科学研究,形成了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团队及方向。其中,“地下空间环境保障团队”长期围绕地下空间常态环境低碳营造、灾变环境生命安全保障等方向开展教学科研,成果助力解决海上浮动式核电站、雄安高铁站、西安T5航站楼、厄瓜多尔CCS水电站等地下及地上高大空间环境保障难题,攻克“YX”工程超大复杂洞室群环境控制技术难关;“工业建筑环境与节能团队”致力于强污染源高效治理、高大空间环境品质提升等研究,成果应用于22个省份中10余个行业的70余项示范工程,并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实现技术输出,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超3000万人;“太阳能建筑与环境团队”聚焦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提升,开展西部城镇低碳太阳能集中供暖、极端气候区建筑宜居环境营造、新型低碳建筑材料研发及物性参数体系等方向的创新研究,在西部高原、南海岛礁等极端气候区先后建成20余项超低能耗建筑和太阳能利用示范工程;“建筑智能信息技术团队”致力于解决建筑设备、环境、能源的控制优化与智慧运维问题,以绿色、健康、智能、低碳为目标,聚焦于人工智能、计算机控制、云-边-端系统优化与集成技术研究,开发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智慧运维监控平台,从智慧化、节能化、低碳化角度,实现对建筑、社区、城区的监测、控制与优化,为智慧(韧性)城市、智能建筑等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

学院教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科技支撑计划支撑课题、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等15项;获批国家青年科学基金(A类)项目2项、(B类)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联合基金项目等共8项;出版著作、教材16部,主(参)编国家级、地方、行业等各类标准34部,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8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4项,相关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8项,在国内高校本学科领域处于先进水平。

学院持续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与成果转化,与山东潍坊滨海区、北海热力公司、陕西浐灞生态区管委会、西安航天基地创新促进局等政府部门,以及喜德瑞集团、深圳市同立方科技有限公司、秦华热力公司等企业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并展开多方面合作,成立了“人工环境系统创新研究院”,与“陕西省暖通空调与制冷行业协会”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团队研究成果技术入股科创公司超1500万元,举办了多届校企共建人才培养交流会,在行业内及社会各界均获得了良好声誉。

学院紧密围绕“国际化”特色发展目标,不断拓展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芬兰阿尔托大学、瑞典于默奥大学等近十所国外高水平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牵头成立国际地下空间环境学会和中国-北欧室内环境与能源国际研究中心2个国际学术组织,获批教育部低碳建筑环境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3个省部级国际合作平台。

展望未来,建科学院将继续秉持“创新型、学习型、和谐型、国际化”发展理念,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动力,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强化科研创新、深化国际合作,力争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为营造未来低碳、智慧、节能的人工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Copyright © 201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